刘表官渡出装_刘表官渡之战
- 攻略问答
- 2025-07-11 03:15:08
- 1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刘表官渡出装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刘表官渡出装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官渡之战如果刘表与马腾同时攻击曹操后方,会有什么结果?
我觉得这个问题,先要看这几方势力为什么没有参战。曹操对各方势力的情况是很清晰的,知道袁绍势力迟早与自己迟早有一战,也知道各方势力不会参战,这才有了后来的官渡之战。在官渡之战打响之前,双方势力早就做好部署,该拉拢的拉拢,该消灭的消灭,要不然等到这时早跑了。
当时刘表也是响应袁绍的号召,支持袁绍攻曹。反正最后是没有发兵北上。原因可能是刘表自己的想法是帮助袁绍,奈何手下将领站在曹操这一边。本身刘表荆州离许都就算远的,万一曹操掉头,深知自己也不是曹操对手。同时也担心,袁绍壮大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荆州地区。再加上刘表本身性格,就没有那么大野心,把地方治理好就是其理想。所以才有了《三国志》里说“欲保江汉间,观天下变”。
西北这边内部本身就不是很稳定,马腾韩遂相互之间就互相争权,互相消耗,而在官渡之前,马腾也是将自己儿子送往许都做人质,害怕自己斗不过韩遂,有一手退路,两人互相牵制,本身就是保持中立,怎么可能出兵袭击曹操。而东南势力的孙策,也不知道是郭嘉神算还是被他下咒或是被他暗中派人的,“策新并江东,所诛皆英豪雄杰,能得人死力者也。然策轻而无备,虽有百万之众,无异於独行中原也。若刺客伏起,一人之敌耳。以吾观之,必死於匹夫之手”。不得不服 ,就这么应验了,官渡之战孙策被人刺杀,东吴政权交替之中也未能参战。
要说假设,这两方势力不考虑自身的安危,果断出兵合围曹操,想必曹操必败无疑。这个假设筹码太大,单说刘表的兵力当时就和袁绍差不多有十万之众,曹操不过三五的兵力,前后夹击,这两人就够曹操一败涂地了。如果再加上侧翼马腾的骑兵,曹操根本就不用了打了,太难了!然而历史没有这样的如果,各自都要考虑自身的利益,才有了历史发展的脉络。
如果曹操三面受敌,必死无疑!
刘表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之一,是割据一方的大军阀。刘表占据着富庶的荆州,人才济济,兵精粮足。
但是!刘表年纪大了。早年刘表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枭雄,曾单骑入荆州,单枪匹马就拿下了混乱复杂的荆州,打下了偌大的家业。当天下大乱时,刘表年事已高,多年的安逸生活已经消磨了他的锐气,他已经没有争夺天下的豪情和雄心,只想安享晚年,由豺狼变成了守成之犬。
而西凉马腾性格温和,憨厚老实,又没有谋略。对抗强敌时过于优柔寡断,因此没有在曹操对抗袁绍时攻其后方,而是选择坐山观虎斗。
曹操对各方势力的情况是很清晰的,知道袁绍势力迟早与自己迟早有一战,也知道各方势力不会参战,这才有了后来的官渡之战。在官渡之战打响之前,双方势力早就做好部署,该拉拢的拉拢,该消灭的消灭。
刘表当时和曹操的地盘直接接触,加之刘表左右的刘璋和孙策都与刘表为敌。同时,刘表还要随时准备应付孙策和刘璋的进攻,尤其是孙策一直试图进攻黄祖,刘表也要随时准备支援黄祖。此外,这段时期还发生了长沙的张羡叛乱,一直在和刘表打仗,还没有完全平定。所以,刘备投奔刘表后,曾建议偷袭许昌,但刘表并未采纳这个意见。
在官渡之战前的西凉、关中,仍是十几股诸侯割据的局面,其中以马腾、韩遂势力最强。由此,韩遂和马腾想要出兵中原的话,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,需要说服这十几股诸侯。
综上,如果马腾或者刘表当时从后方袭击许都,曹操势必前后受敌,必败无疑!
但是,袁绍当时虎踞四州,实力远大于曹操,刘表与马腾为什么要联合强者去打败弱者呢?唇亡齿寒的道理凉州人或荆州人应该会懂吧!
官渡之战如果刘表与马腾同时攻击曹操后方,那么曹操是必败无疑。
从双方实力上来看,在官渡之战前,此时袁绍已经消灭了韩馥和公孙瓒,拥有冀、青、幽、并四州,拥兵十万。而曹操也先后消灭了张邈、张绣、吕布、袁术等军事集团,占据了豫州、兖州、徐州。但在兵力上记载却不甚清楚,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记载“时公兵不满万,伤者十二三”。当时,裴松之就指出这不会是曹操的真实兵力,在曹操起兵时,已经有五千兵力,之后又收复青州兵,“受降卒三十余万,男女百余万口,收其精锐者,号为青州兵”,虽然曹操在连续作战中也吃过败仗,但并未受到过致命打击,总的趋势是不断壮大,应该说曹操的兵力绝对不是陈寿说的不满万人。但是从各方都不看好曹操看,田丰说"曹公善用兵,变化无方,众虽少,未可轻也,不如以久持之。”
曹操“诸将以为(袁绍)不可敌“,从各方面看曹操的兵力都要少于袁绍,也就是少于十万。
如果再加上刘表和马腾,刘表的兵力《三国志·刘表传》记载“带甲十余万”;马腾的兵力不详,但是从后来马超的兵力看也有十万余人,“建安十六年,超与关中诸将侯选、程银、李堪、张横、梁兴、成宜、马玩、杨秋、韩遂等,凡十部,俱反,其众十万,同据河、潼,建列营陈。”可见,在官渡之战时,除了袁绍,其他两方的兵力都不少于曹操。
如果三家同时向曹操发动进攻的话,由于实力太过悬殊,曹操将面临极大军事压力,同时,在内部虽然曹操已经消灭了董承等反曹小集团,但是朝廷内部还有很多隐藏的反曹势力,也是不容忽视的,因此在面对三方进攻,曹操很有可能要惨败。
理论上是有这种可能的。因为当时曹操正在率大军全力对抗袁绍,虽然最后赢了,但曹操损失也是非常大的,当时刘表拥兵十多万,若他和袁绍联盟,曹操必败。但刘表并没有这么做。
当时天子在曹操手中手,刘表占据了兖州、徐州以及大部分豫州地区;而袁绍则占据幽州、冀州、青州、并州,整个河北地区都在他的掌握之中。两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政治集团。
导火索是袁绍,他想要南下进攻曹操,夺回汉献帝,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然而袁绍没有想到曹操不会坐以待毙,部反而署兵力主动应战,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,阻挡袁绍的正面进攻。从当时兵力来看,曹操只有两万,而袁绍则兵多将广。
当时曹操正准备迎击袁绍的时候,刘备突然起兵反曹,曹操先是打败了刘备,又打败了关羽,然后才回到了官渡,与袁绍正面交锋。
当时曹操攻打刘备的时候,袁绍的谋士田丰曾建议袁绍偷袭曹军的后方,然而袁绍却拒绝了这个建议,以致于袁绍错失了这个战机。这也是袁绍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。
后来曹操以少胜多,在官渡之战击溃了袁绍的主力,从此曹操开始统一北方。
如果在曹操和袁绍激战时,刘表举兵偷袭曹操的后方,那曹操肯定会惨败,就算杀不了曹操,但必定能给曹操造成重创。
官渡之战前夕,刘表曾联合张绣攻打曹操,双方各有胜负,之后曹操得知袁绍要打许昌,于是赶紧率兵回防。也就是说,刘表攻打曹操,袁绍当时看的清清楚楚,于是派使者去联合刘表。
但刘表口头上答应会联合袁绍,背地里却暗算了袁绍。刘表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曾经的盟友张绣投降了曹操,以致于刘表失去了对南阳的控制。因为这件事,从此刘表做事情非常小心,所以才背地里暗算了袁绍。
在官渡之战中,刘表没有帮助袁绍反而却成全了曹操,虽然之前刘表一直在和曹操对战,但刘表的手下却偷偷的在帮助曹操。
官渡之战中,刘表并没有参战。后来,刘表病逝,他的儿子刘琮当了荆州牧,曹操大军兵临城下时,刘琮立即投降了曹操。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命运吧。
综上所述,刘表本来时有机会和袁绍结盟击败曹操的,但他为了一己之利,错失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表官渡出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刘表官渡出装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